贝叶斯分析的主观分析

2024-05-19

1. 贝叶斯分析的主观分析

(二)主观贝叶斯分析(subjective Bayesian analysis )虽然在传统贝叶斯学者的眼里看起来比较“新潮”,但是,主观贝叶斯分析已被当今许多贝叶斯分析研究人员普遍接受,他们认为这是贝叶斯统计理论的“灵魂”(soul)。不可否认,这在哲学意义上非常具有说服力。一些统计学家可能会提出异议并加以反对,他们认为当需要主观信息(模型和主观先验分布)的加人时,就必须对这些主观信息完全并且精确地加以确定。这种“完全精确地确定”的不足之处是这种方法在应用上的局限性(Statistician,1998)。有很多问题,使用主观贝叶斯先验分布信息是非常必要的,而且也容易被其他人所接受。对这些问题使用主观贝叶斯分析可以获得令人惊奇的结论。即使当研究某些问题时,如使用完全的主观分析不可行,那么同时使用部分的主观先验信息和部分的客观先验信息对问题进行分析,这种明智的选择经常可以取得很好的结果(Andrews,Berger and Smith,1993)。

贝叶斯分析的主观分析

2. 贝叶斯分析的稳健分析

(三)稳健贝叶斯分析(robust Bayesian analysis )稳健贝叶斯分析研究者认为,不可能对模型和先验分布进行完全的主观设定,即使在最简单的情况下,完全主观设定也必须包含一个无穷数。稳健贝叶斯的思想是构建模型与先验分布的集合,所有分析在这个集合框架内进行,当对未知参数进行多次推导(elicitation )之后,这个集合仍然可以反映此未知参数的基本性质。关于稳健贝叶斯分析基础的争论是引人注目的(Kadane,1984;Walley,1991),关于稳健贝叶斯分析最新进展的文献可参见伯杰(Bergen1985,1994,1996)的研究。通常的稳健贝叶斯分析的实际运用需要相应的软件。

3. 贝叶斯分析的介绍

贝叶斯方法是基于贝叶斯定理而发展起来用于系统地阐述和解决统计问题的方法。一个完全的贝叶斯分析包括数据分析、概率模型的构造、先验信息和效应函数的假设以及最后的决策(Lindley,2000)。

贝叶斯分析的介绍

4. 贝叶斯分析的方法

贝叶斯推断的基本方法是将关于未知参数的先验信息与样本信息综合,再根据贝叶斯定理,得出后验信息,然后根据后验信息去推断未知参数

5. 贝叶斯分析方法的介绍

贝叶斯分析方法(Bayesian Analysis)提供了一种计算假设概率的方法,这种方法是基于假设的先验概率、给定假设下观察到不同数据的概率以及观察到的数据本身而得出的。其方法为,将关于未知参数的先验信息与样本信息综合,再根据贝叶斯公式,得出后验信息,然后根据后验信息去推断未知参数的方法。

贝叶斯分析方法的介绍

6. 贝叶斯的理论分析

 (1)如果我们已知被分类类别概率分布的形式和已经标记类别的训练样本集合,那我们就需要从训练样本集合中来估计概率分布的参数。在现实世界中有时会出现这种情况。(如已知为正态分布了,根据标记好类别的样本来估计参数,常见的是极大似然率和贝叶斯参数估计方法)(2)如果我们不知道任何有关被分类类别概率分布的知识,已知已经标记类别的训练样本集合和判别式函数的形式,那我们就需要从训练样本集合中来估计判别式函数的参数。在现实世界中有时会出现这种情况。(如已知判别式函数为线性或二次的,那么就要根据训练样本来估计判别式的参数,常见的是线性判别式和神经网络)(3)如果我们既不知道任何有关被分类类别概率分布的知识,也不知道判别式函数的形式,只有已经标记类别的训练样本集合。那我们就需要从训练样本集合中来估计概率分布函数的参数。在现实世界中经常出现这种情况。(如首先要估计是什么分布,再估计参数。常见的是非参数估计) (4)只有没有标记类别的训练样本集合。这是经常发生的情形。我们需要对训练样本集合进行聚类,从而估计它们概率分布的参数。(这是无监督的学习)(5)如果我们已知被分类类别的概率分布,那么,我们不需要训练样本集合,利用贝叶斯决策理论就可以设计最优分类器。但是,在现实世界中从没有出现过这种情况。这里是贝叶斯决策理论常用的地方。 结论:对于任何给定问题,可以通过似然率测试决策规则得到最小的错误概率。此错误概率称为贝叶斯错误率,且是所有分类器中可以得到的最好结果。最小化错误概率的决策规则就是最大化后验概率判据。

7. 贝叶斯式分析方法的影响是什么?

哈萨尼提出了一种贝叶斯式分析方法以替代不完全信息的分析。从此,对不完全信息对策的分析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哈萨尼对不完全信息对策的分析方法,几乎可以视为一切涉及信息的经济分析的基础,无论所涉及的信息是否是不对称的,完全私人的或是公共的。

贝叶斯式分析方法的影响是什么?

8. 贝叶斯法则的举例分析

 全垄断市场,只有一家企业A提供产品和服务。企业B考虑是否进入。当然,A企业不会坐视B进入而无动于衷。B企业也清楚地知道,是否能够进入,完全取决于A企业为阻止其进入而所花费的成本大小。挑战者B不知道原垄断者A是属于高阻挠成本类型还是低阻挠成本类型,但B知道,如果A属于高阻挠成本类型,B进入市场时A进行阻挠的概率是20%(此时A为了保持垄断带来的高利润,不计成本地拼命阻挠);如果A属于低阻挠成本类型,B进入市场时A进行阻挠的概率是100%。博弈开始时,B认为A属于高阻挠成本企业的概率为70%,因此,B估计自己在进入市场时,受到A阻挠的概率为:0.7×0.2+0.3×1=0.440.44是在B给定A所属类型的先验概率下,A可能采取阻挠行为的概率。当B进入市场时,A确实进行阻挠。使用贝叶斯法则,根据阻挠这一可以观察到的行为,B认为A属于高阻挠成本企业的概率变成A属于高成本企业的概率=0.7(A属于高成本企业的先验概率)×0.2(高成本企业对新进入市场的企业进行阻挠的概率)÷0.44=0.32根据这一新的概率,B估计自己在进入市场时,受到A阻挠的概率为:0.32×0.2+0.68×1=0.744如果B再一次进入市场时,A又进行了阻挠。使用贝叶斯法则,根据再次阻挠这一可观察到的行为,B认为A属于高阻挠成本企业的概率变成A属于高成本企业的概率=0.32(A属于高成本企业的先验概率)×0.2(高成本企业对新进入市场的企业进行阻挠的概率)÷0.744=0.086这样,根据A一次又一次的阻挠行为,B对A所属类型的判断逐步发生变化,越来越倾向于将A判断为低阻挠成本企业了。以上例子表明,在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中,参与人所采取的行为具有传递信息的作用。尽管A企业有可能是高成本企业,但A企业连续进行的市场进入阻挠,给B企业以A企业是低阻挠成本企业的印象,从而使得B企业停止了进入地市场的行动。应该指出的是,传递信息的行为是需要成本的。假如这种行为没有成本,谁都可以效仿,那么,这种行为就达不到传递信息的目的。只有在行为需要相当大的成本,因而别人不敢轻易效仿时,这种行为才能起到传递信息的作用。传递信息所支付的成本是由信息的不完全性造成的。但不能因此就说不完全信息就一定是坏事。研究表明,在重复次数有限的囚徒困境博弈中,不完全信息可以导致博弈双方的合作。理由是:当信息不完全时,参与人为了获得合作带来的长期利益,不愿过早暴露自己的本性。这就是说,在一种长期的关系中,一个人干好事还是干坏事,常常不取决于他的本性是好是坏,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他人在多大程度上认为他是好人。如果其他人不知道自己的真实面目,一个坏人也会为了掩盖自己而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做好事。 考虑一个医疗诊断问题,有两种可能的假设:(1)病人有癌症。(2)病人无癌症。样本数据来自某化验测试,它也有两种可能的结果:阳性和阴性。假设我们已经有先验知识:在所有人口中只有0.008的人患病。此外,化验测试对有病的患者有98%的可能返回阳性结果,对无病患者有97%的可能返回阴性结果。上面的数据可以用以下概率式子表示:P(cancer)=0.008,P(无cancer)=0.992P(阳性|cancer)=0.98,P(阴性|cancer)=0.02P(阳性|无cancer)=0.03,P(阴性|无cancer)=0.97假设有一个新病人,化验测试返回阳性,是否将病人断定为有癌症呢?我们可以来计算极大后验假设:P(阳性|cancer)p(cancer)=0.98*0.008 = 0.0078P(阳性|无cancer)*p(无cancer)=0.03*0.992 = 0.0298因此,应该判断为无癌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