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长城的资料

2024-05-18

1. 关于长城的资料

国的长城是人类文明史上最伟大的建筑工程,它始建于2000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秦朝统一中国之后联成万里长城。汉、明两代又曾大规模修筑。其工程之浩繁,气势之雄伟,堪称世界奇迹。岁月流逝,物是人非,如今当您登上昔日长城的遗址,不仅能目睹逶迤于群山峻岭之中的长城雄姿,还能领略到中华民族创造历史的大智大勇。 

长城位于中国北部,东起山海关,西到嘉峪关,全长约6,700公里,通称万里长城。 

长城的修建持续了两千多年,根据历史记载,从公元前七世纪楚国筑“方城”开始,至明代(1368-1644年)共有20多个诸侯国和封建王朝修筑过长城,其中秦、汉、明三个朝代长城的长度都超过了5千公里。如果把各个时代修筑的长城加起来,总长度超过了5万公里; 如果把修建长城的砖石土方筑一道1米厚、5米高的大墙,这道墙可以环绕地球一周有余。 

长城的主体工程是绵延万里的高大城墙,大都建在山岭最高处,沿着山脊把蜿蜒无尽的山势勾画出清晰的轮廓,塑造出奔腾飞跃、气势磅礴的巨龙,从而成为中华民族的象征。在万里城墙上,分布着百座雄关、隘口,成千上万座敌台、烽火台,打破了城墙的单调感,使高低起伏的地形更显得雄奇险峻,充满巨大的艺术魅力。 

各地的长城景观中,北京八达岭长城建筑得特别坚固,保存也最完好,是观赏长城的最好地方。此外还有金山岭长城、慕田峪长城、司马台长城、古北口长城等。天津黄崖关长城、河北山海关、甘肃嘉峪关也都是著名的长城游览胜地。 

中国万里长城是世界上修建时间最长,工程量最大的冷兵器战争时代的国家军事性防御工程,凝聚着我们祖先的血汗和智慧,是中华民族的象征和骄傲。 

根据历史记载,从战国以来,有20多个诸侯国和封建王朝修筑过长城。最早是楚国,为防御北方游牧民族或敌国,开始营建长城,随后,齐、燕、魏、赵、 秦等国基于相同的目的也开始修筑自己的长城。秦统一六国后,秦始皇派著名大将蒙恬北伐匈奴,把各国长城连起来,西起临姚,东至辽东,绵延万余里,遂称万里长城,这就是“万里长城”名字的由来。但今天我们所见到的主要是明长城。 

秦长城只有遗迹残存。秦始皇为了修筑长城动用了30万人,创造了人类建筑史上的奇迹。长城的修建客观上起到了防止匈奴南侵,保护中原经济文化发展的积极作用。孙中山先生曾评价:“始皇虽无道,而长城之有功于后世,实上大禹治水等”。 

汉代继续对长城进行修建。从文帝到宣帝,修成了一条西起大宛贰师城,东至黑龙江北岸,全长近一万公里,古丝绸之路有一半的路程就沿着这条长城,是历史上最长的长城。 到了明代,为了防御鞑靼、瓦刺族的侵扰,从没间断过长城的修建,从洪武至万历,其间经过20次大规模的修建,筑起了一条西起甘肃的嘉峪关,东到辽东虎山,全长6350公里的边墙。(但据报道,1990年一个徒步走完长城全长的中国人的计步器显示的是6700公里。) 

长城有极高的旅游观光价值和历史文化意义。现在经过精心开发修复,山海关、居庸关八达岭、司马台、慕田峪、嘉峪关等处已成为驰名中外的旅游胜地。 蹬高远眺,凭古怀幽,古战场的金戈铁马似乎就在眼前。如今,长城与埃及的金字塔,罗马的斗兽场,意大利的比萨斜塔等同被誉为世界七大奇迹,是中华民族古老文化的丰碑和智慧结晶,象征着中华民族的血脉相承和民族精神。

关于长城的资料

2. 关于长城的资料

  长城是古代中国在不同时期为抵御塞北游牧部落联盟侵袭而修筑的规模浩大的军事工程的统称。长城东西绵延上万华里,因此又称作万里长城。现存的长城遗迹主要为始建于14世纪的明长城,西起嘉峪关,东至辽东虎山,全长8851.8公里,平均高6至7米、宽4至5米。长城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伟大的奇迹,是中国悠久历史的见证。它与天安门,兵马俑一起被世人视为中国的象征。同时,长城于1987年12月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长城是中华文明的瑰宝,是世界文化遗产之一,也是与埃及金字塔齐名的建筑,还是人类的奇迹。在遥远的两千多年前,是劳动人民以血肉之躯修筑了万里长城。长城是中国古代人民智慧的结晶,也是中华民族的象征
  我国北方的长城,开始于战国秦、赵、燕三国。
  三国修建长城战国秦、赵、燕长城具有很大的历史价值后,匈奴、东胡等没有越过长城南掠,长城在军事防御上起了重要作用。
  如今长城已失去了它的军事用途,更多的在体现我中华民族精神文明,激励着中华儿女炎黄子孙保卫我中华民族。同时也在见证我中国人民在中国这块土地上团结一致拼搏进取,抒写奇迹抒写辉煌。
  历史人物功过
  二千多年来秦始皇被大多人视为暴君,人们批评他焚书坑儒、修长城、广建宫室,好大喜功,喜怒无常,大兴土木,把负担全部积压于广大劳动人民,引起了民众的不满;然而亦有人赞扬他为“千古一帝”,肯定他开统一之局、统一度量衡、奠定中华版图之贡献。
  长城别名
  两千多年来,中国各朝各代在修筑长城和记载长城时,所使用的名称多有不同--   方城:只在春秋时楚国用过。   堑、长堑、城堑、墙堑:这几种称谓基本上相互通用,从战国直到明代几乎全都使用过。   塞、塞垣、塞围: 在史书中用到“塞”字的地方很多,一般情况有两种意义:一是表示关口要隘,二是表示长城。   长城塞、长城亭障、长城障塞:这些称谓在史书中很常见。   壕堑、界壕 壕堑:是长城建筑的一种形式,而界壕则是金代长城的专用词。   边墙、边垣:将长城称之为“边”,主要是明朝。中国古代,多将中原各地与少数民族之间的地域称之为“边地”,明代则将在这一地域修筑的长城称之为“边墙”或“边垣”。
  相关传说
  古时候,孟老汉和姜老汉互为邻居,仅一墙之隔。一年春天,孟老汉在自己院中种了一颗葫芦籽,经过浇水、施肥精心培育,葫芦秧长得肥壮、高大,从墙头爬过去,到姜老汉的院里结了个很大的葫芦,有几十斤重。等葫芦熟后,姜老汉拿刀把它切开,突然见里边躺着个又白又胖、非常可爱的女娃娃,姜老汉喜出望外,奔走相告,村里人听说后,纷纷前来观看这新鲜事,可是孟、姜两老汉却因此产生了矛盾,吵得不可开交。孟老汉非常坚定地说:“这葫芦是我亲自种下的,胖女孩该归我。”姜老汉却固执地说:“这葫芦结在我的院子里,这女娃该是我的。”吵了三天三夜,难解难分,毫无结果,后经村里人调解为:女娃娃属于两家共同的,轮流居住,共同扶养,并取了个“孟姜女”的名字。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转眼间十多年过去了,孟、姜两家老人为现已长大成人的孟姜女选了个丈夫叫范杞梁,选定良辰吉日,准备成亲。天有不测风云,成亲当天,新郎被几个衙役,抓走了。原来,当时由于秦始皇在全国各地抽调大批民夫修筑长城,日日夜夜拚命干,民夫们被累死、饿死的不计其数,为了加快工程速度,他们又到处抓民夫补充,范杞梁也被发配去充当修长城的民夫了.转眼一年过去了,范杞梁杳无音信,急得孟姜女饭吃不下,觉睡不着,不知如何是好,跟两家老人商量后,决定去找丈夫,发誓找不到丈夫绝不回家。   她带上干粮和给丈夫特制的御寒衣服上路了。一路上,风吹雨淋、日晒风寒、饥寒交迫、步履艰难,经过千难万险的万里跋涉,她终于找到了修长城的地方,一打听才知道,为修长城死了许多人,丈夫范杞梁早就累死了,并被埋在长城下,尸骨都找不到了。这一消息如同晴天霹雳,孟姜女顿时就伤心地痛哭起来,泪如泉,声如雷,哭得惊天动地,天昏地暗,眼看着长城一段段的倒塌,哭到哪里便塌到哪里,足有八百里长。这下可急坏了工程总监,急忙去报告正来此巡查工程进展的秦始皇。秦始皇赶忙去见孟姜女寻问根由。一见之后,便被她的美貌迷住了,非要封她为“正宫娘娘”。孟姜女虽然怒火满腔,但还是压住心头仇恨,灵机一动,将计就计地非要秦始皇答应她三个条件,才能当“正宫娘娘”。一要找到丈夫范杞梁的尸体;二要为其丈夫举行国葬;三要秦始皇为范杞梁披麻戴孝、打幡送葬。秦始皇听罢孟姜女提的三个条件,思索片刻,为了得到美貌的孟姜女,便硬着头皮答应下来,孟姜女戴着孝拜了为筑城而死的范杞梁坟墓后,宿愿已偿,面对滚滚的渤海,纵身一跃,投海自尽了。
  军事意义
  长城既是农耕民族的防御前线,也是向游牧民族发动反击的前进基地。长城後侧纵深配备机动的军队以因应战事,而长城还不是防御的最前线,而是攻击起始线和交通线。在长城前方部署的观察哨深入到极远处,前线在长城以北一千公里。在古代,游牧骑兵虽然有优良的机动能力和强大的攻击力,但是对於城垣防御体系却无能为力,因此长城的修建的确能够有效地抵御北方民族的侵扰。   长城是世界古代史上最伟大的军事防御工程,它并非简单孤立的一线城墙,而是由点到线、由线到面,把长城沿线的隘口、军堡、关城和军事重镇连接成一张严密的网,形成一个完整的防御体系。军堡、关城和军事重镇这个体系具有战斗、指挥、观察、通讯、隐蔽等多种功能,并配置有长驻军队的点线结合防御工程整体。
  历代题咏
  饮马长城窟行   
  陈琳{乐府}   
  饮马长城窟,   水寒伤马骨。   
  往谓长城吏,   慎莫稽留太原卒!   
  官作自有程,   举筑谐汝声!   
  男儿宁当格斗死,   何能怫郁筑长城。   
  长城何连连,   连连三千里。   
  边城多健少,   内舍多寡妇。   
  作书与内舍,   便嫁莫留住。   
  善待新姑嫜,   时时念我故夫子!   
  报书往边地,   君今出语一何鄙?   
  身在祸难中,   何为稽留他家子?   
  生男慎莫举,   生女哺用脯。   
  君独不见长城下,   死人骸骨相撑拄。  
  结发行事君,   慊慊心意关。   
  明知边地苦,   贱妾何能久自全?   
  饮马长城窟行·示从征群臣   
  杨广(隋)   
  肃肃秋风起,悠悠行万里。   
  万里何所行?横漠筑长城。   
  岂云小子智,先圣之所营。   
  树兹万世策,安此亿兆生。   
  讵敢惮焦思,高枕于上京。   
  北河秉武节,千里卷戎旌。   
  山川互出没,原野穷超忽。   
  撞金止行阵,鸣鼓兴士卒。   
  干乘万骑动,饮马长城窟。   
  秋昏塞外云,雾暗关山月。   
  缘岩驿马上,乘空烽火发。   
  借问长城候,单于入朝谒。   
  浊气静天山,晨光照高阙。   
  释兵仍振旅,要荒事方举。   
  饮至告言旋,功归清庙前。   
  书愤   
  [宋]陆游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州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塞下曲   
  [唐]王昌龄   
  饮马渡秋水,水寒风似刀。   
  平沙日未没,黯黯见临洮。   
  昔日长城战,咸言意气高。   
  黄尘足今古,白骨乱蓬蒿。    
  从军行七首   
  [唐]王昌龄   
  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上海风秋。   
  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   
  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   
  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关城榆叶早疏黄,日暮云沙古战场。   
  表请回军掩尘骨,莫教兵士哭龙荒。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   
  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   
  胡瓶落膊紫薄汗,碎叶城西秋月团。   
  明敕星驰封宝剑,辞君一夜取楼兰。   
  玉门山嶂几千重,山北山南总是烽。   
  人依远戍须看火,马踏深山不见踪。   
  登八达岭      
  沈用济(清)   
  策马出居庸,盘回上碧峰。   
  坐窥京邑尽,行绕塞垣重。   
  夕照沉千帐,寒声折万松。   
  回瞻陵寝地,云气总成龙。   
  度岭见长城   
  丁澎(清)   
  岭坂风回树郁盘,长城如带雾中看。   
  随阳雁断天疑尽,背日风高夏若寒。   
  沧海不沉秦女石,浮云欲动楚臣冠。   
  伊州一曲先挥泪,况是亲经行路难。   
  登万里长城   
  康有为(清)   
  秦时楼堞汉家营,匹马高秋抚旧城。   
  鞭石千峰上云汉,连天万里压幽并。   
  东穷碧海群山立,西带黄河落日明。   
  且勿却胡论功绩,英雄造事令人惊。   
  汉时关塞重卢龙,立马长城第一峰。   
  日暮长河盘大漠,天晴外部数疆封。   
  清时堡堠传烽静,出塞山川作势雄。   
  百万空弦嗟往事,一鞭冷月踏居庸。

3. 关于长城的资料

在甘肃嘉峪关附近,有一块洁白的晾经石,传说是玄奘晾经的地方。 据说唐朝玄奘与悟空、八戒、沙僧师徒四人,历尽千辛万苦,长途跋涉,从印度取经回来,闯过火焰山,涉过疏勒河,来到河西走廊。这天,天气特别炎热,烈日当头,如焚 似火,一望无际的戈壁滩更是热得无处藏身,石块被烤得滚烫滚烫,好像天上下火一般,玄奘骑马在前,三个徒弟背着经卷紧跟后面,没走几步就个个被烈日烤得汗流 浃背,唇干舌燥,面红耳赤。猪八戒实在忍受不了,便苦苦哀求师父道:"这天要热死人,还是找个树荫歇息一下再赶路不迟。"玄奘听后立即呵斥道:"这一片戈壁荒原千里,连棵草都不长,哪里来的树,还是赶快赶路要紧!"八戒无奈,只得撅着大嘴,气喘嘘嘘地向前赶路,一边走一边向天上看去,只见天上蓝蓝的,一丝云彩也没有,顺便说了一句:"这会儿要是下一场雨该多痛快呀。" 
不料。话音刚落,立即乌云密布,电闪雷鸣,瓢泼大雨倾盆而下,师徒四人被淋成了落汤鸡,经卷也全被淋湿透了。天晴后,玄奘急忙命悟空前去探路,找个好地方好把经卷摊开晾晒一下。悟空一个跟头翻上云端,发现不远处有一座黑油油的黑石山,一打听得知此山叫洞庭山。悟空赶紧带师傅来到山上,玄奘一看十分满意,并指着一块黑油油的大石头说:"这块石头正是晾经的好地方,你们赶快打开经卷摊开晾晒,并令八戒看守经卷,不得有误。"很快,经卷晾晒干了,师徒四人急忙收拾经卷,准备赶路。不料有几张紧紧粘在石头之上,怎么揭也揭不下来。没办法,只好抄录在别的纸上。 
不久,这块晾晒过经卷的黑石突然变成白色。以后,人们便把这块洁白如玉的石头称为"晾经石"从此,这个民间传说就流传开了。 
明初,朱元璋为巩固西北一带防线,派征虏大将军冯胜到河西走廊一带驻防,并准备在那里选址建关,以防止塞外蒙古瓦刺族的入侵。冯胜到处视察,寻找关址,最后决定在龟盖山上修造一座雄关。他很快请来了能工巧匠,在山上放了线、钉了木桩,准备第二天破土动工。谁知第二天一早,冯胜来到工地一看,发现地上的线和桩均已不见,他一边派人四处寻找,一边叫来昨夜值班兵士询问。值班兵士禀报说:"昨夜我值班时,不曾合过一眼,到四更时分,骤然狂风四起,刮得天昏地暗,风停后,再看地面上的线和桩均已不见了。"正在此时,到别处寻找线、桩,士兵气喘嘘嘘的跑来报告:"丢失的线、桩已在狭谷北面的嘉峪山坡上找到了。"冯胜将信将疑地跑到那里一看,桩和线整整齐齐地钉在山坡上,真是惊讶不已,静下心来再仔细观看这里的地形:只见南面祁连山白雪皑皑,北面马鬃山连绵不断,西面是广阔戈壁滩,东面绿洲片片,还有淙淙流淌的股股泉水。脚下,山势平坦,方圆还有五十亩地大。若在这里建关,依山傍水,居高临下,进可攻,退可守,固若金汤。进而细想,当初选址在龟盖山,那里是讨赖河下游,夏季由于祁连山积雪的大量融化,洪水冲关而过,会致使全军覆没。越想越感到庆幸,"真是天助于我而改关址也"。冯胜立即上奏皇帝,随后,大兴土木,修筑了一座长220丈的嘉峪关城。 
据传说,关城改址完全出于关云长显灵指点。老百姓为纪念他,便在关城内修了座"关帝庙"。庙由大殿、陪殿、过庭、牌楼等构成,面积约720多平方米,建造得十分富丽堂皇。许多人为表虔诚,还自愿集资捐款,用重金买了一颗宝珠,嵌在大殿顶部。从此后,宝珠日日夜夜放射出夺目耀眼的光芒。一天傍晚,突然天空黑暗、黑云压顶、电闪雷鸣,全城百姓惊恐万分,纷纷跑出家门观看,猛听见一声震耳欲聋的巨响,突见两条巨龙在空中飞舞,一直飞入关帝庙,再也不见出来。第二天,雨过天晴,人们纷纷来到关帝庙一看,在大殿顶部安放宝珠的两旁,各有一条巨龙,栩栩如生,正好构成一幅"二龙戏珠图"。这个神话传说一直流传至今。

关于长城的资料

4. 关于长城的资料

  长城急需保护!长城是中华文明的瑰宝,是世界文化遗产之一,也是与埃及金字塔齐名的建筑,还是人类的奇迹。在遥远的两千多年前,是劳动人民以血肉之躯修筑了万里长城。长城是中国古代人民智慧的结晶,也是中华民族的象征。
  春秋战国时期,各国诸侯为了防御别国入侵,修筑烽火台,并用城墙连接起来,形成最早的长城。以后历代君王几乎都加固增修长城。它因长达几万里,故又称作“万里长城”。据记载,秦始皇使用了近百万劳动力修筑长城,总占全国人口的二十分之一。当时没有任何机械,全部劳动都由人力完成,工作环境又是崇山峻岭、峭壁深壑,十分艰难。长城东起山海关,西至甘肃嘉峪关,东至鸭绿江。从东向西行经10个省区市。长城的总长度为8851800米,其中人工墙体长度为6254239.662米,堑壕和天然形成长度为25942342.265米。长城始建于春秋战国时期,历史达2000多年,总长度达532万米以上。我们今天所指的万里长城多指明代修建的长城,它西起中国西部甘肃省的嘉峪关,东到中国东北辽宁省的鸭绿江边,长635万米。它像一条矫健的巨龙,越群山,经绝壁,穿草原,跨沙漠,起伏在崇山峻岭之巅,黄河彼岸和渤海之滨。古今中外,凡到过长城的人无不惊叹它的磅礴气势、宏伟规模和艰巨工程。长城是一座稀世珍宝,也是艺术非凡的文物古迹,它象征着中华民族坚不可摧永存于世的伟大意志和力量,是中华民族的骄傲,也是整个人类的骄傲。
  长城在1987年根据文化遗产遴选标准C (I) (II) (III) (IV) (VI)被列入《世界遗产目录》(编号:200-001 )。
  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价
  长城晚上约公元前220年,一统天下的秦始皇,将修建于早些时候的一些断续的防御工事连接成一个完整的防御系统,用以抵抗来自北方的侵略。在明代(公元1368~1644年),又继续加以修筑,使长城成为世界上最长的军事设施。在文化艺术上的价值,足以与其在历史和战略上的重要性相媲美。
  而现在北京市延庆县的八达岭长城是保护的最好的部份,也是最陡峭的部份,还是客流量最多的。

5. 关于长城的资料。

长城(Great Wall),又称万里长城,是中国古代的军事防御工程,是一道高大、坚固而连绵不断的长垣,用以限隔敌骑的行动。长城不是一道单纯孤立的城墙,而是以城墙为主体,同大量的城、障、亭、标相结合的防御体系。
长城修筑的历史可上溯到西周时期,发生在首都镐京(今陕西西安)的著名的典故“烽火戏诸侯”就源于此。春秋战国时期列国争霸,互相防守,长城修筑进入第一个高潮,但此时修筑的长度都比较短。秦灭六国统一天下后,秦始皇连接和修缮战国长城,始有万里长城之称[1]  。明朝是最后一个大修长城的朝代,今天人们所看到的长城多是此时修筑。[2] 
长城资源主要分布在河北、北京、天津、山西、陕西、甘肃、内蒙古、黑龙江、吉林、辽宁、山东、河南、青海、宁夏、新疆等15个省区市。期中陕西省是中国长城资源最为丰富的省份,境内长城长度达1838千米[3-10]  。根据文物和测绘部门的全国性长城资源调查结果,明长城总长度为8851.8千米,秦汉及早期长城超过1万千米,总长超过2.1万千米。[11] 
1961年3月4日,长城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2]  。1987年12月,长城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13] 
中文名
长城
外文名
Great Wall
地理位置
中国北方
总长度
21196.18千米
建造时间
西周至清
文保级别
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价   值
世界文化遗产
荣   誉
世界中古七大奇迹之一
建议游玩时长
2—3小时
适宜游玩季节
春夏秋为宜
所属国家
中国
所属城市
华北,西北,华中等

关于长城的资料。

6. 关于长城的资料

万里长城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工程之一。始建于春秋战国(公元前770~476),今存者为明代所修建。西起甘肃嘉峪关,东到辽宁丹东鸭绿江畔的虎山口,横亘甘肃、宁夏、陕西、山西、蒙古、河北、辽宁等地。沿线险要或交通要冲都设有关口,如山海关、居庸关、娘子关等。简称为长城。最初修筑长城的是战国时代的燕、赵等国,目的是为了防御北方异族的侵袭。  秦始皇后来将这些断断续续的长城连接起来。据说当时动用了三十万的兵士和数百万的人民与奴隶。不过,长城并不能达到完全防止异族入侵的效果。因为长城完成之后,北方异族依然常跨越长城,偷袭中国边境的村落,抢夺农作物或家畜。   长城是有史以来唯一在太空中可见到的三度空间建筑物。以现代科技来修筑都不容易,而我国竟能建筑于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代,实在难得。长城的建材系就地取材,各地颇不相同。汉代以泥和芦苇修筑长城。长城体积也各不相同,以居庸关一带来说,高约8.5公尺,下部宽8.5公尺,上部宽约5公尺。每隔70~100公尺有一堡寨(相当于城楼),高约12.3公尺,多数堡寨是一重的,要害之地则置两、三重。   长城东段经过山地或丘陵地,古称「堑山堙古」、「用险制塞」,起伏蜿蜒,形式雄伟;中段、西段都在干燥区域,人烟稀少,仅色荒凉。如果登临其间的雁门关、居庸关、古北口或山海关,遥望我国山川的伟大形势,将令人叹服先民开疆拓土的艰难,而激起无限的壮志雄心。

7. 关于长城的资料

是中华民族的骄傲与象征,是世界伟大的
奇迹之一。 
雄伟壮观的
是人类
上罕见的古代军事
,是中华民族的骄傲与象征,它凝聚着我们祖先的血汗和智慧。它以悠久的历史,浩大的工程,雄伟的气魄著称于世。它早就和埃及的金字塔,印度的
,
的圣·
教堂等一起被誉为世界的奇迹。 

始建于
,历时达2000多年,总长度达5千万米以上。我们今天所指的
多指明代修建的
,它西起
甘肃省的
,东到中国东北辽宁省的
边,长635万米。它象一条矫健的巨龙,越群山,经
,穿草原,跨沙漠,起伏在
之巅,黄河彼岸和渤海之滨。古今中外,凡到过
的人无不惊叹它的磅礴气势、宏伟规模和艰巨工程。长城是一座稀世珍宝,也是艺术非凡的
,它象征着中华民族
永存于世的意志和力量,是中华民族的骄傲,也是整个人类的骄傲。 
长城(英文名称: 
Wall)于1987年根据

标准C(I)(II)(III)(IV)(VI)被列入《
目录》(编号: 200-001 )。 

评价:约
,
的
,将修建于早些时候的一些断续的
连接成一个完整的
,用以抵抗来自北方的侵略。在明代(公元1368~
),又继续加以修筑,使长城成为世界上最长的军事设施。它在文化艺术上的价值,足以与其在历史和战略上的重要性相媲美。 

修建长城的历
以追溯到公元前9世纪的周代。当时
为防御北方民族的侵袭曾修建了列城和
。公元前7世纪,许多
,如齐、魏、赵、燕、秦等,都修建了自己的长城,以防邻国的人侵。公元前22l年,
灭六国,统一全国。不久,便下令开始修筑长城,把秦、燕、赵等国北部的长城连接起来,并加以增筑、扩建,筑成西起临挑东达
的
。
时也曾数次修筑长城,用来保护
、
等地以及东西往来的交通。 

战国时代(公元前475~前22l年),各
为了互相防御,在各自边境修筑高大的城墙,将列城和
连接起来,
,故称长城。当时各
的国土面积大小有别,故各国的长城也互有短长。据文献记载和遗迹显示∶
西起湖北
,跨汉水,越邓县、

至
,总长近500干米;
起于今山东
,经泰安、
、
、
、临胸、
、
,至
人海,总长达500干米;
起自华山,沿黄河北行,长300干米;
有两道,
长约250千米;北
约650干米。这些长城自成体系,互不联贯,比起秦、汉的长城,大有逊色。 


西起今甘肃东部,经今甘肃、宁夏、陕西、山西、
、河北和辽宁等省、自治区、直抵
,长达5000多干米。
更长于
,达l0000
米。至今,散布在新疆至河北数省、自治区之间的
烽魑遗迹仍处处可见。此后,北魏、隋朝都有修筑长城的记载。公元5~7世纪,北魏、
、北周相继修筑的长城各有650、l000和l500干米。公元l2世纪,金代也在今
东部至
地区修筑长4000多千米。明代为防止元代北逸残佘势力南下侵扰,也不断地修筑北方长城。明朝修筑长城的工程延续200多年,初期修建的长城东起
,西达

,全长7300多干米;中叶以后经过修缮的自
至
一线的长城比较完好,便被人误为是历史上长城的起点、终点。 

实际上,春秋、战国时
多诸侯国及以后各朝代修建的
度相加超过50000干米。所以长城堪称是“上下两千年,纵横十万里”的伟大工程奇迹。修筑长城的工程之巨大,确实惊人,仅以明代修筑的长城估算,需用砖石5000万立方米,
一亿五干万立方米。如用来铺筑宽l0米、厚35厘米的道路,可以绕地球两周有佘。历代为修筑长城动用的
数量也十分可观。据
记载∶
修长械除动用三十至五十万军队外,还征用民夫四五十万人,多时达到一百五十万人。
为修长城一次征发民夫一百八十万人。隋史中也有多次征发民夫数万、数十万乃至百万人修长城的记载。 

复杂的地形、奇特的结构 
长城作为
,它翻山越岭,穿沙漠,过草原,越
,跨河流,其所经之处地形之复杂,所用结构之奇特,在
工程史上可谓一大奇观。在沙漠地区,干里流沙,缺少砖石,
采用当地出产的
和
,分修筑充分发挥
抗压性能和柳枝的牵拉性能,这两种材料结合砌筑的城体非常坚固,经历两干多年风沙雨雪的冲击,不少地段仍屹立高达数米。在西北
地区,长城大多用
夯筑或
垒砌,其坚固程度不亚于砖石。如甘肃的
墙体,修筑时专门从
十多公里的黑山挖运黄土,夯筑时使夯口相互咬实,这种墙体土质结合密实,墙体不易变形裂缝。明代修筑长城以用砖、石砌筑和用砖石混合砌筑为主。墙身表面用
或砖块砌筑,用
浆填缝,平整严实,
、树根很难在缝中生长,墙顶有
,排除雨水保护墙身。 
长城在重要的道口、险峻山口、山海交接处设置
,既可交通,又可防守。在跨越河流的地方,长城下设水关,使河水通过。出于防守的需要,在城身上每隔不远处建有突出的墙台,便于左右射击靠近墙体之敌;相隔一定距离又有
,用来存放武器、
和供守卒居住,战时又可用作掩体。在长城沿线还建有独立的烽熔、烽台,用于在有敌来犯时,举火燃烟,传递信息。 
长城有深厚的文化内涵 
自从长城开始修建以来,在长城内外,就演出了许多壮丽的历史活剧。许多惊心动魄的伟
就在这里发生,许多
事都与固守长城的得失有关,可以说大郭
都是在长城内外写就。随着长城内外著名战例的发生,也涌现姑了不少著名人物,包括许多
和政治 
蒙,大
富了长械这座豆古建筑的文化内函。战国时代
在
主待修建长城并利葡长诫抗击匈奴侵犯,立下丰功伟绩,开创车代

的光辉战例,受到广大人民谢印,为纪念他的功绩,后人在
修筑斧牧洞以为纪念,至今词堂遗址尤存。

关于长城的资料

8. 关于长城的资料

长城是中华文明的瑰宝,是世界文化遗产之一,也是与埃及金字塔齐名的建筑,还是人类的奇迹。在遥远的两千多年前,是劳动人民以血肉之躯修筑了万里长城。长城是中国古代人民智慧的结晶,也是中华民族的象征。   春秋战国时期,各国诸侯为了防御别国入侵,修筑烽火台,并用城墙连接起来,形成最早的长城。以后历代君王几乎都加固增修长城。它因长达几万里,故又称作“万里长城”。据记载,秦始皇使用了近百万劳动力修筑长城,总占全国人口的二十分之一。当时没有任何机械,全部劳动都由人力完成,工作环境又是崇山峻岭、峭壁深壑,十分艰难。长城东起山海关,西至甘肃嘉峪关,东至鸭绿江。从东向西行经10个省区市。长城的总长度为88518000米,其中人工墙体长度为6254239.662米,堑壕和天然形成长度为25942342.265米。长城始建于春秋战国时期,历史达2000多年,总长度达532万米以上。我们今天所指的万里长城多指明代修建的长城,它西起中国西部甘肃省的嘉峪关,
长城国画—谭翃晶作品(8张)东到中国东北辽宁省的鸭绿江边,长635万米。它像一条矫健的巨龙,越群山,经绝壁,穿草原,跨沙漠,起伏在崇山峻岭之巅,黄河彼岸和渤海之滨。古今中外,凡到过长城的人无不惊叹它的磅礴气势、宏伟规模和艰巨工程。长城是一座稀世珍宝,也是艺术非凡的文物古迹,它象征着中华民族坚不可摧永存于世的伟大意志和力量,是中华民族的骄傲,也是整个人类的骄傲。